首页>智库成果>专家观点>正文

【专家观点】哪些人更有可能成为志愿者? ——基于时间分配视角的实证分析

发布时间:2020-02-09 03:00 作者:首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 浏览量:


      当前,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日益明显,人口红利快速消失。提高志愿服务的居民参与率,可有效补充市场劳动力短缺,促进经济社会健康、可持续发展。时间是志愿服务的最重要投入资源,但时间如何影响参与率,已有研究并未形成一致结论。研究基于Becker的时间分配理论,并根据志愿服务的性质特点,将居民时间划分为三类:工作时间、生活时间和自由时间。利用“中国真实进步微观调查CGPiS2016”北京市入户调查数据,通过构建logit二值选择模型,在控制其他常规变量的前提下,具体研究不同类型时间对居民参与志愿服务概率的影响。

      志愿服务的居民参与率,是体现志愿服务发展水平的关键要素,也是反映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。近年来,如何提高居民参与率,成为许多国家同一国家和地区普遍面临的挑战。
      欧洲2004年“健康、老龄化和退休调查”显示:总体来看,在50岁以上的老年人中,志愿服务平均参与率为10%;但不同国家或地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,荷兰、瑞典等国高达20%,而希腊、西班牙等国则只有3%左右。
     同一国家和地区,志愿服务参与率也会大幅波动。1965到1993年,美国劳动年龄已婚妇女的志愿服务参与率,就从16.4%下降到9.3%(Tiehen, 2000);21世纪初,瑞士的志愿者数量大幅减少,40%的体育俱乐部难以招募到长期志愿者,其中10%的俱乐部因此难以为继,并且类似问题在其他国家也广泛存在,如英国、澳大利亚、比利时、德国等(Schlesinger and Nagel, 2013)。
      研究哪些居民更有可能成为志愿者,有助于准确定位志愿者的目标群体,也有助于改善相关条件,吸引和鼓励更多居民参与。从经济学观点看,志愿服务是志愿者为实现个人或家庭效用最大化,对时间与经济等有限资源进行优化配置的结果。就志愿者个人而言,相比经济成本,志愿服务显然更需要时间投入,是典型的时间密集型活动(Clainand Zech, 2008)。因此,时间分配应该是分析志愿服务参与问题的最关键要素(Halllmann, 2015)。
      本文基于相关理论和志愿服务性质,将居民个人的全部时间分为三个部分:工作时间、生活时间和自由时间,重点研究不同类型时间对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。
      20世纪60年代,以Becker为代表的经济学家开创了“新家庭经济学”(Mincer, 1962; Becker, 1965; Becker, 1960)、“时间分配理论”(Becker, 1965)等。相比其他方法,这一经济学方法基于效用最大化假设,探讨人们如何分配有限的时间和经济资源,有利于更加深入准确地分析和预测人们的选择(Cawley, 2004; Humphreys and Ruseski, 2006)。70年代中期,时间分配理论被引入到志愿服务领域(Muller, 1975)。
      研究时间分配,需要对时间进行合理的分类。在现有文献中,大多沿用Becker的分类方法,即分为工作时间与非工作时间(闲暇时间)(Freeman, 1997)。根据Becker等人的观点,影响时间分配的一个重要因素是时间的机会成本。Becker及其以后的很多研究者,通常将工资率设定为非工作时间的机会成本。工资率上升会产生替代效应,即时间的机会成本增加,人们会增加工作时间而减少非工作时间;反之则反。
      就研究方法看,相关文献主要使用logit或probit二值选择模型(Leee et al., 2008; Pho, 2008)。 为了更好地反映志愿服务的特点,并准确呈现相关时间的影响,本文在已有文献的基础上,对志愿服务进行性质分析,并据此对其所用时间作进一步细分。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,人不仅在需求上分出层次,而且满足这些需求也大体有个确定的次序,通常是按由低到高的顺序排列(Maslow, 1943)。同样,时间作为个人满足需求的稀缺资源,在各种活动中的分配也存在先后顺序。
      本文将个人时间分为三个部分:工作时间、生活时间和自由时间。工作时间是人们为赚取经济收入所用的时间,主要包括工作、加班、兼职和通勤的时间;生活时间是人们为维持本人及家庭正常生活状态所用的时间,主要包括睡眠、照顾家人和做家务的时间;其余是自由时间,即可供个人自由支配的时间。
      与已往的分法相比,这一分法可以起到三个作用:一是进一步缩小志愿服务的时间范围,有利于更加准确地收集数据、深化研究和推进实务;二是相比工作时间主要涉及就业群体,生活时间与自由时间适用于全体居民,有利于全面评估和预测居民的行为;三是将生活时间与工作时间同等处理,并与自由时间明确区分,更加合理地反映了照顾家人和家务劳动的性质与功能。
      本文数据方面,主要来自于北京师范大学创新发展研究院组织的“中国真实进步微观调查(CGPiS)”。该调查的实施时间为2016年7-8月,内容为样本在过去一年中,工作、生活、家庭、时间分配、参与志愿服务等情况。本文选用该调查中的北京市数据。
      本文的主要目的,是基于居民个人时间的分配,探讨不同类型时间对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影响。实证结果表明,工作时间对参与概率的影响为负,但不显著;生活时间的影响为负且显著,若每周增加1小时,参与可能性会减少0.7%;自由时间的影响为正且显著,若每周增加1小时,参与可能性会增加0.7%。同时,“接受过志愿服务”及“家人中有志愿者”两个因素,均对居民的参与概率产生稳定的积极影响,表明志愿服务有着显著的正外部性。
      根据本文的研究,可以得出相应的政策启示:第一,减轻居民的工作和生活压力,增加其自由时间,有利于提高志愿服务参与率。减少工作时间本身未必能促使居民参与志愿服务,但是会因此增加自由时间,从而改善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条件。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,随着技术进步和家务社会化程度提高,人们做家务和照顾家人的时间会逐步减少,这对于提高志愿服务参与率是有利的。第二,工作单位开展组织动员,能够有效促使员工成为志愿者。       这是北京志愿服务的客观现状,也是一个明显特点,应注意保持和发扬。但是从长远来看,为了进一步扩大志愿服务的社会基础,增强发展的均衡性与可持续性,还需要大力开发民间的志愿服务资源,鼓励和支持居民自发开展志愿服务活动。第三,由于志愿服务存在着显著的正外部性,应注意扩大志愿服务惠及居民的范围,同时鼓励志愿者在自己的家庭中发挥积极带动作用,并加强吸引家庭中没有志愿者的居民参与志愿服务,这样将有利于快速提高志愿服务的参与率。


*本文作者关成华、张佑辉等,关成华系我院院长。文章首发于北京师范大学学报(社会科学版)2018年第2期(总第266期),内容经整理。欲了解文章详情,请联络cistds@cistds.org.cn。



版权声明

本文版权属作者所有,任何媒体、网站或个人未经协议授权不得转载、链接、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布或发表。欲转载文章,请您发邮件至cistds@cistds.org.cn申请授权,感谢配合。已经协议授权的媒体、网站,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。请自觉遵守我们的转载要求,尊重作者及原创版权,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。如发现有未经允许或不合要求的转载,我们将立即举报,并要求您删除文章。原创之路不易,感谢您的支持与配合!



编辑:文艺璇


相关文章